5000hits...
唯一可以說的是...
近來我一幅圖也沒有畫過啊|||
盡力盡力...也許到6000時還沒生出圖來
如果可以的話, 真想在某300期戰前生一幅ARIA的圖吶

___________________

可能是是上了通識課
人的思考能力也開始有所改善了XD
今天辯題是關於語文政策的
即是所謂的母語教學啦...
有一方面表示可以在學校內劃開英文較好及較差的學生
事實上這又對中中有沒有幫助呢...?

首先,我們必須了解語文政策的背景。為什麼中文中學(以下稱中中)會被標籤化成次級中學呢?個人認為很大的原因是在於家長普遍都認為英文授課比中文授課更有助加強學生的英語能力,及方便子女將來就業或升學銜接,使人人皆為英文中學(以下稱英中)瘋狂,而中中則像是成了次級學生的玩意。另一方面,大部份中中均屬被編入band2或3,相反,所有英中卻屬於band1之列,令「英語授課」的明星效應讓家長趨之若鶩,而母語教學則更顯得無用武之地。

也許會有人問,如果把英中中中的標籤除掉,改成每所學校為自己的學生按能力分班,英語能力較佳的便編入英文班,較遜色的則編入中文班,這種方法不就解除了疑慮了嗎?事實上這是絕對沒有幫助的。

一個學生,在中中學習,他會被標籤為中中學生。若然現在政府真的把英中中中的掛名除掉,改分英文班及中文班,當該學生被編入中文班時,他又會被稱為什麼呢?答案當然是不言而喻。試問「中中學生」跟「中文班學生」又有何分別?到頭來那批學生仍然會被大眾稱為次級學生。所以除掉標籤,亦只是換湯不換藥的方法。

對筆者而然,什麼才是最好的解決方法?我認為政府應該「一刀切」把英中中中回復成十年前的模樣。

我清楚地知道母語教學政策的立意是好的,它只是以免學生們跟不上課程,於是希望根據他們的能力來授課。但綜觀十年來的試驗,這是徹底地失敗了。時至今日,母語教學的原意被扭曲了,家長都抱有「望子成龍」的心態,也把母語教學標籤成次級產物,而生存在此制度之下的學生亦被標籤成次級。

儘管能力較低的學生,在十年前的全英教授中也許只能生存在較低底的層次。但相較於現時他們只是教育制度中被受歧視的一群,筆者相信前者可能是一個解決現今社會問題的方法。





爛尾萬歲!!!(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byss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